一位哲人曾经说过,权力是迷幻剂,很容易让人迷失自己。话不一定很对,但却是一些落马官员的人生真实写照。
“不跑不送,原地不动,又跑又送,提拔重用”的“官经”大行其道的时候,很多人趋之若鹭,于是在一些地区,劣币驱逐良币,庸官淘汰良官,人们笑贫不笑娼,笑廉不笑贪;“多干事多出事,少干事少出事,不干事不出事”成了很多人明哲保身的为官箴言,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少一事不如没有事;“干部`四化'不如关键时刻领导一句话”,于是有学问会办事的不如有关系能来事的,官场小说和厚黑学成了部分人的官场教科书。就在大家以为这一切都是永恒的时候,平地一声惊雷,习总书记上台执政,阳光照耀在冰川上,一些让作家都想像不到的剧情大反转,震撼了国人,震惊了世界:掌握“枪杆子”的郭伯雄、徐才厚、谷俊山,掌握“刀把子”的周永康,成了“大老虎”,为官不敢担当的“好人”童名谦成了阶下囚。曾经让一些人视为无用的规矩、学习、担当,让那些花团锦簇转眼成了埋葬他们声名的花圈。
2012年以来,让民众饱览的现实反腐“大片”,大大小小的老虎和苍蝇的炼成,不外乎是不讲规矩、不讲学习、不讲担当。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。这是权力的必然。但就在这必然中,一部分人忘记了权力的本质,忘记了权力的来源,忘记了权力的边界,权力犹如春药,膨胀了自己,也迷失了自己。是这些人不会当官吗?不是。这些人既会“手腕”,又会“表演”,既会来事,也会办事。官场小说和厚黑学确实也能教会一些官场生存技巧,但那充其量是为官之术,甚至是为官之末:“眼看他大宴宾客,眼看他起高楼,眼看他又垮掉”的谷俊山,从一个仓库保管员跻身一员中将;“军队一半干部出自他家的”从一介小兵到指挥千军万马的军委副主席郭伯雄、徐才厚;“遇到矛盾绕道走,多栽花少栽刺”不敢担当的童名谦,恰恰忘记了为官之本、为官之道。为官之道就在于遵纪守法,为人民服务,否则就是沙滩上盖楼房,经不起风吹浪打。
人什么时候最清醒?下台时、生病时、倒霉时、临终时。人要想时时刻刻保持清醒唯有学习。“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衰,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,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”。学习不仅能掌握一技之能,还能让权力不迷失。只有学习才会让一个人不会心胸狭窄、眼界低矮,只看到自己眼前一点利益或身边的几件事,而会从更深、更高、更广的角度看待问题。
人生就是修身、齐家、治国平天下的过程,也是立言、立德、立行的过程,更是一场修行的过程。当尘埃落定蓦然回首的时候,才会有更深刻的感悟:规矩真的不仅是规则,还是规律的一种升华;学习真的不仅是一种任务要求,更是一种政治责任,一种精神追求,一种生活方式;回避矛盾不解决矛盾,童名谦的倒台是必然的,他不倒刘名谦、李名廉也要倒。只有以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泰山石敢当的精神才能避免“童名谦式的悲剧”。官场是一幕“大片”,更是一场修为,只有加强修为,“大片”才不会以悲剧落幕。三讲是修,三当是为,修身为先,而后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。
陈文军